我市表彰“洋芋帝国”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
我市表彰“洋芋帝国”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时间:2025-04-05 18:36:26
事实上,在生态危机的重重压力下,低碳、新能源、节能环保新材料等绿色产业,正在受到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。
华能集团有关负责人昨日也公开表示,今年煤电谈判市场化程度加大,煤炭供给方将可能采取试探性的提价措施,电企面临着较大压力。来自国际煤炭网的一份分析文章也表示,2010年度电煤合同价格将存在上涨的空间。
受此影响,我国部分省市电厂煤炭库存量急剧下降,出现存煤告急现象。主要原因在于,目前电煤现货价格已经比2009年长协价格高出60-70元。大范围降雪影响铁路运力并导致山西等地煤炭调运困难,与此同时,北方城市供暖提前。产煤大省山西今年又进行煤炭资源整合,短期内煤炭供给很难明显增加。同时,光大证券(24.56,-0.90,-3.53%)最新的一份行业分析则预计,2010年电煤合同价格的涨幅将在5%以上。
截至16日,秦皇岛港发热量5500大卡的山西优混煤炭交易价格已涨到660元/吨,比10月1日价格高出50元。煤价持续上涨、电厂库存告急等都为煤电谈判创造了更多涨价余地。当11月11日暴雪来临的时候,500多辆卡车,上千名卡车司机就被困在了山路上,卡车轮胎都深深地埋在雪地里。
那么,困在风雪路上的司机又遭受了什么样的磨难?我们的记者立即前往堵车严重的忻州山区,来看看报道。更具我们了解到的情况,即使是晴好天气,陕西的运煤通道也经常堵塞,更何况是冰雪交加,看来,如何保证煤炭大通道的畅通,恐怕得未雪绸缪,不能雪来了后才被动地面对,天灾无情,各种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,对我们的应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记者:打不着的话,今天又得在这里待一晚上。他正找了跟钢绳,让铲雪的推土机把他的大货车拉出来挪个地方
既然是市场行为,企业自然会有成本收益的精打细算,赚了是它的,亏了也得兜着,无须政府和其他人来操心。不过,科技部近日的一份报告,却质疑这种过剩说,认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是规划产能,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。
显然,工信部代表着传统能源大企业大集团利益,这些企业并不想放弃如鱼得水的高利润生存模式,生怕新能源抢了它们的奶酪。所以,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与胡锦涛主席会谈的重要议题之一,就是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。而科技部则代表新能源行业和企业利益,它们希望能尽快异军突起、开疆拓土,在能源行业的利润蛋糕上分一杯羹。政府部门之间的说法打架似乎有损政府公信力、影响公众判断。
因为这些投资,很难说是在按市场规律办事,还是出于拉动GDP的政绩冲动。当然,如果一些地方政府和国有资本在某行业一哄而上,则另当别论。就此而言,政府部门去争论某行业是否过剩,显得杞人忧天。在市场的无形之手下,供需自然趋于平衡。
那么,到底新能源产能过不过剩?如果在这个行业,相关企业的行为是市场行为,所谓过剩就是个毋庸置喙的伪命题。从长远看,新能源产能当然不是过剩问题,而是远远不足。
市场优胜劣汰,就有资金退出。不久前,工信部、发改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我国的太阳能、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、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,一时间新能源产能过剩说甚嚣尘上。
行业有利可图,就有资金流入。而在中国当下能源结构中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石化能源占了91%,风电、太阳能、核能等新能源不足2%,过剩从何说起?真正值得忧虑的恰是传统能源的产能过剩问题。但技术进步和竞争会让利润率趋于正常,令过剩消弭。对一个朝阳行业来看,出现一定过剩也不足为奇。宽松的政策下,导致传统能源的产能相对过剩,并挤占了新能源的发展空间。当然,传统能源不会承认其产能过剩。
这已经成为各界共识和大势所趋。比如,在冷空气来袭之际,一些城市的油气就喊紧,因为石油巨头说产能不足。
既然新能源远水不解近渴,旧能源就有了继续漫天要价的筹码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这种打架也并非坏事,因为部门利益不断博弈,才能逼近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方向。
既然是朝阳产业,意味着率先进入者有先发优势,能获取超额利润(当然同时也要承担高风险),这可能导致社会资金追捧。在高消耗高污染高利润的生存模式下,企业成本更多地转化为社会成本,让政府和公众埋单
既然新能源远水不解近渴,旧能源就有了继续漫天要价的筹码。显然,工信部代表着传统能源大企业大集团利益,这些企业并不想放弃如鱼得水的高利润生存模式,生怕新能源抢了它们的奶酪。而在中国当下能源结构中,煤炭、石油、天然气等石化能源占了91%,风电、太阳能、核能等新能源不足2%,过剩从何说起?真正值得忧虑的恰是传统能源的产能过剩问题。在高消耗高污染高利润的生存模式下,企业成本更多地转化为社会成本,让政府和公众埋单。
政府部门之间的说法打架似乎有损政府公信力、影响公众判断。不久前,工信部、发改委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我国的太阳能、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、无序上马的问题非常严重,一时间新能源产能过剩说甚嚣尘上。
既然是朝阳产业,意味着率先进入者有先发优势,能获取超额利润(当然同时也要承担高风险),这可能导致社会资金追捧。对一个朝阳行业来看,出现一定过剩也不足为奇。
因为这些投资,很难说是在按市场规律办事,还是出于拉动GDP的政绩冲动。当然,如果一些地方政府和国有资本在某行业一哄而上,则另当别论。
不过,科技部近日的一份报告,却质疑这种过剩说,认为媒体和官方采信的是规划产能,与实际产能相去甚远。市场优胜劣汰,就有资金退出。但技术进步和竞争会让利润率趋于正常,令过剩消弭。就此而言,政府部门去争论某行业是否过剩,显得杞人忧天。
从长远看,新能源产能当然不是过剩问题,而是远远不足。宽松的政策下,导致传统能源的产能相对过剩,并挤占了新能源的发展空间。
所以,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与胡锦涛主席会谈的重要议题之一,就是节能减排与清洁能源。那么,到底新能源产能过不过剩?如果在这个行业,相关企业的行为是市场行为,所谓过剩就是个毋庸置喙的伪命题。
比如,在冷空气来袭之际,一些城市的油气就喊紧,因为石油巨头说产能不足。当然,传统能源不会承认其产能过剩。